顶浇口:(1)是中心浇口的特殊形式
(2)铸件顶部没有孔,不能设置分流锥,内浇
口截面积较大
(3)压铸件与直浇道连接处形成热节,易产
生缩孔
(4)浇口需要切除
侧浇口:(1)适应性强,可按铸件结构特点,布置在铸
件外侧面
(2)铸件内孔有足够位置时,可布置在内侧
面,使模具结构紧凑,又可保持模具热平衡
(3)去除浇口较方便
切向方向:(1)适用于中小型环形铸件,内边n线与型
芯相切会导致金属液冲击型芯
(2)内边n线离内圈(型
芯)一定距离,外边w线离铸件外圈(型腔)一
定距离,并在端部用圆弧与铸件外圆相连,使
金属流沿型腔充填,减轻对型腔的冲刷
(3)当环形铸件高度较大时,将内浇口搭在
铸件端面,
(4)如果环形铸件的直径较大,内浇口开设
在铸件内部,并采用切线形式,成为内切线浇
径向方向:(1)适用于不宜开设顶浇口或点浇口的杯形
(2)为带法兰边铸件浇注系统的开设
方法,杯边的半径R只应尽可能大一些,以减
轻金属液对型芯的冲击,内浇口的宽度不宜过
大,否则杯形底部的气体不易排出
(3)为不带法兰边压铸件浇注系统的
布置方式
中心浇口:(1)铸件平面上带有孔时,浇口开在孔上,同
时在孔处设置分流锥
(2)金属液从型腔中心部位导入,流程短
(3)模具结构紧凑
(4)铸件和浇注系统、溢流系统在模具分型
面上的投影面积小,可改善压铸机的受力状况
(5)用于卧式压铸机时,压铸模要增加辅助
分型面
(6)浇注系统金属消耗量较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