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国内大多数压铸模具制造企业中,精加工阶段采用的方法有磨削加工、电火花加工和钳工加工。在这一阶段,在实际生产实践中,零件变形、内应力、形状公差和尺寸精度等许多技术参数都比较难以操作,但仍有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可供参考。对
过程控制
1。压铸模具精加工
压铸模具零件的加工,一般的指导思想是针对不同的材料、不同的形状、不同的工艺要求进行自适应加工,它具有一定的可塑性,通过对加工的控制,达到良好的加工效果。对
根据零件的外观和形状不同,零件可大致分为三类:轴类、板类和异形件。常见的工艺是粗加工-热处理(淬火、淬火和回火)-精磨-电加工-钳工(表面处理)-装配和加工。对
2 段热处理
在零件的热处理过程中,有必要控制内应力,以保证零件的硬度,保证零件尺寸的稳定性,以及不同材料的不同处理方法。近年来,随着模具工业的发展,材料的种类越来越多。除了C12、40Cr、Cr 12Mo和硬质合金外,还可选用V10、ASP23等新型材料粉末合金钢,如V10、ASP23等新型粉末合金钢。对
对以CR12MOV为材料的零件进行粗加工后的淬火处理。淬火后,工件具有较大的保持应力,容易在加工过程中产生细小的加工或开裂。淬火后,零件淬火后淬火淬火,消除淬火应力。淬火温度控制在900-1020℃,然后冷却至200~220℃的空气冷却,然后快速回火至220℃。这种方法称为硬化工艺,可以获得高强度和耐磨性。以磨损为主要失效形式是较好的。在生产中,有些工件具有较多的角和复杂的形状。回火不足以消除淬火应力。在精加工之前,应进行应力退火或多次时效处理,以充分释放应力。
对于V10、APS23等粉末合金钢件,由于它们具有耐高温回火的能力,淬火可采用两次淬火工艺,1050-1080℃淬火,然后490-520C高温回火多次,可获得较高的冲击韧性和稳定性,为T他以死机为主的故障模式非常适合。粉末合金钢成本高,但性能良好。它正在成为一种广泛使用的趋势。对
零件的磨削加工
磨削加工机床主要有三种:平面磨床、内外磨床、工具磨具。在精磨过程中,应严格控制磨削变形和磨削裂纹。即使是很小的裂纹也会在后续的加工中暴露出来。因此,磨料应该是小的,不大的,并且冷却剂应该是足够的。尺寸公差小于0.01mm的零件应尽可能恒定。从计算中可以看出,当300mm长钢构件的温差为3℃时,材料的变化约为10.8 m,10.8=1.2×3×3(每100mm变形率为1.2μm/c),并且在每个翅片中应充分考虑这一因素的影响。兴过程。对
在精密磨削过程中,选择合适的砂轮是非常重要的。针对模具钢钒含量高、钼含量高的特点,选用GD单晶刚玉砂轮。在加工硬质合金和硬化材料时,优选有机粘结剂的金刚石砂轮,有机粘结剂砂轮具有良好的自磨削性能,磨削工件粗糙。Ra=0.2μm,近年来,随着新材料的应用,CBN砂轮,即立方氮化硼砂轮表现出很好的加工效果,在CNC成型磨削、坐标磨床、CNC内外磨床精加工中,效果优于其他类型。砂轮。在磨削加工中,应注意砂轮的及时修整,保持砂轮的锋利度。当砂轮钝化时,将在工件表面摩擦和挤压,导致工件表面烧伤,强度降低。对大部分板件采用平面磨床加工。在加工过程中,